一歲九個多月的NaNa正在以飛快的速度學講話,每天都會有新話語,看著她有了新的理解,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講出來,就替她感到高興。
可能是我們不自覺會童言童雨,她的句尾都會加一個「了」,像是「跌倒了」「掉下去了」「不見了」「哭哭了」...,也開始會用主詞動詞受詞,只是分開講...,像是先講:「NaNa」 or 「爸爸」之類的主詞,接著說 「餓餓」「開車」「罵罵」,接著說「餅乾」「哭哭」 。
有趣的是...她自己去尋找一個對話互動的對象...可能因為是只有她一個小孩...比較無聊,她把一隻跟她差不多大的一隻熊當作小NaNa,會叫熊「坐好」「坐起來」「睡覺」「吃」...,基本上我們怎麼管她,她就怎麼管熊,也會把自己的情緒感受投射在熊身上,她自己腳痛,就說熊的腳痛痛,自己被罵,就說熊被罵罵,哭哭,所以從她的描述大概可以知道她的想法。那天晚上要睡覺時她依慣例抱熊準備進房間睡覺,她把熊放在她的床上,幫熊蓋被子,然後對熊說:「睏 (睡覺的台語)」「好乖」,然後就爬到我們的床上睡...,感覺是有了熊以後,他進一級,跟我們一樣睡高高的大床...,我和老公也很開心她透過熊產生有伴的感覺。
因為很多詞她都會撿最後一個字來說,所以常常要花一些時間才能理解,前兩天,他突然一直說:「爸爸...ㄙㄜˋ... 臭臭」,老公覺得莫名其妙,幹嘛一直說他色,我雖然覺得她說的是事實,但卻很納悶...為什麼會突然一直這樣說...過了兩天,我才突然明白她說的是:「爸爸...圾」,因為晚上爸爸都會去倒垃圾,還會跟她說垃圾臭臭,還會帶他到窗邊看垃圾車,所以當她大便洗屁屁後,看著髒掉的尿布被放子塑膠袋裡丟掉時...就一直說:「爸爸 ... ㄙㄜˋ」
不過...有時候我覺得...一歲多孩子的想像力是超過我們可以想像的...,昨天我們因為中元節回旗山阿嬤家,從旗山回高雄的路上,黃昏景致頗迷人,而NaNa就指著天空說:「海」...我就指正她說是:「天空」,之後她又說:「鳥」...「游泳」...,我突然可以想像她想表達的...[鳥在像海一樣的天空裡游泳]的那種感覺...瞬間心裡驚呼:Wow ~ so cool ! 我也就盡量順著她所見,她的想像,她的表達...去看她眼睛裡的美麗世界... (我這個媽就是在旁邊附和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