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個當老師的媽媽,所以我小時候過的生活跟現代小朋友很像,在小學時,一星期有八堂才藝課,小五小六還去補習準備考國中資優班,後來也順利考取第一志願的高中,我記得聯考分數很高,好像還是前兩百名,還第一梯次選填志願,But ... So what ?!

高一時,數學開始聽不太懂了...(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聽不懂這件事),某次數學小考只有10分,嚇到我了...儘管有去補習...但數學就是那樣了...高中最好時也不過七八十。長大以後我有了很深的認知:我的腦袋就只能理解到國中數學,這件事跟天分有關,強求沒有意義,也好家在不論是大學或研究所用到的數學大多是國中數學加一點微積分,高中數學不懂其實也沒對我的人生造成重大的阻礙。

高中時...學校也算自由,身在一個很開心的班級裡,交到很多好朋友,也大量閱讀很多課外書,有點像是開了點小智慧,想了很多讀書和生命的意義...變得越來越反動,還北上參加410教改遊行,跟老爸揚言我就是要上淡江(其實我對淡江也不了解,只是想說這樣可以激怒父母),但可能是當乖寶寶久了,雖然想要反抗,但還是會去圖書館唸點書,在校成績維持中等平平,大學聯考也普普,落點大概在清大中文和成大歷史中間,也有一些師院可以填,但我超怕當老師的,在成大歷史前面填了暨大國企(大學部第一屆,沒有學長姐,可以當老大!),.......... 聯考制度和老天旨意讓我進了暨大。

大學真是個好地方,一個新學校讓我有很多發表意見的空間,也有很多創新的機會,除了第一天因為離開家而大哭以外,之後的每天都超級充實。現在回想起來,大一的時候我做了很多影響我一輩子的決定:

1. 我發現我很喜歡「Business」「Marketing」「HR」,所以決定要唸研究所。

2. 既然確定要唸研究所,就要把握甄試入學的機會。

3. 為了甄試,我知道要有豐富的課外活動,所以對於系學會和各式活動都積極參與,同時也知道成績不能太差,因此定下「維持每學期平均85」的目標。

大學要瘋狂玩又維持每學期85總平均,並不容易,我爸媽又叫我修教育學程,簡直是雪上加霜 ... 期中期末真的是K書K到天昏地暗。

大四上學期,我帶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申請台大國企所,政大企管所,台大商研所,中山財管所,那時因為921地震,到台北寄讀,住在新店山上,在冷冷的台北奮戰著推甄的學習計劃書和備審資料,收到第一封信是台大國企所寄來的初審拒絕信...,之後,我站在台大的大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學生,心中很激動,有一個很深的感慨:「台大的門怎麼那麼窄!」沒想到後來的三間都有面試機會,最後...很幸運的被台大商研和中山財管錄取了...

甄試給我最深的感觸是...念書靠天分和動機!

*如果我強求自己一直去加強數學,或是選念數理...一定會超挫折,而且一點成就也沒有...(沒那個腦袋)

*如果我不是自己對企管有興趣,及早做好學習規劃...大三大四要準備推甄也來不及。

*如果我一直K書,沒有訓練獨立思考和主動的個性,沒有從活動參與和研究計畫中學到東西,我想研究所甄試那關,應該被老師直接當成個念書第一名的書呆子刷下來...何況...這是個暨大的書呆子...誰知道水準在哪裡...

每次聽到學弟妹抱怨暨大很爛,或是聽到現代爸媽和高中生哀嘆社會叭拉叭拉的,我就覺得煩...也懶得鼓勵。

有些人說只有聯考才是公平,我卻覺得聯考超不公平,因為就考那幾科,就要花我那麼多年的寶貴青春,即使懂了還要反覆做練習題和模考,最後陷入對分數斤斤計較的惡性循環。還好聯考只是決定你念哪間學校,不能決定你要花時間學什麼,所以...實在不必為聯考這個鳥制度耗費太多心神,不然會變得畫地自限。所以,強力推薦走「推甄」的這個制度,可以名正言順的把時間發揮在課本以外卻是自己有天份的地方,是個體制內非常值得把握的管道,而且未來的出國留學和找工作,過程都跟推甄很雷同,可以提早練習和體會。

 學習這條道路上,沒有人可以限制你,大學以後的路是越來越寬,大學以後的世界講究各式各樣的能力,沒有統一教材,沒有題庫,沒有聯考,只要瞭解自己的天分,主動學習,有紀律的充實自己,不論是在哪間學校,都可以從ordinary變成extraordinar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異類小信念 的頭像
    異類小信念

    異類的小信念 @ 南加爾灣好生活

    異類小信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